洛阳筑学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电 话:0379-60199897/60108975
手 机:15137908995
联系人:叶老师
地址:洛阳市涧西区太原路与安徽路交叉口万国银座B座1702室
1. 常见的革兰阳性致病性球菌有: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表皮葡萄球菌
C. 丙型链球菌
D. 脑膜炎球菌
E. 淋球菌
2. 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最常见细菌是:
A. 链球菌
B. 脑膜炎球菌
C. 肺炎球菌
D. 金黄色葡萄球菌
E. 破伤风杆菌
3. SPA能与下列哪种物质结合?
A. 人IgG的Fc段
B. 人IgG的Fab段
C. 人IgG1、IgG2、IgG4的Fc段
D. 人IgM的Fc段
E. 人IgA的Fc段
4. 葡萄球菌溶血素对下列哪种细胞损伤作用最强?
A. 白细胞
B. 血小板
C. 红细胞
D. 肝细胞
E. 神经细胞
5. 葡萄球菌肠毒素的作用机制可能是:
A. 直接破坏胃肠粘膜细胞,导致腹泻、腹痛
B. 直接毒害中枢神经,引起食物中毒
C. 通过刺激呕吐中枢而导致呕吐为主要症状的食物中毒
D. 直接破坏肠壁血管,导致出血性肠炎
E. 直接导致肠粘膜细胞分泌功能亢进,引起腹泻
6. 化脓性炎症,其脓汁粘稠、病灶局限,这是由于病菌产生:
A. 透明质酸酶
B. 血浆凝固酶
C. 耐热核酸酶
D. 链道酶
E. 葡激酶
7. 球菌具有型特异性的抗原是:
A. P抗原
B. C抗原
C. 表面抗原
D. 菌体抗原
E. 荚膜抗原
8. 各型链球菌中,致病力最强的是:
A.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B.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 丙型链球菌
D. 草绿色链球菌
E. B群链球菌
9. 测定SLO抗体,可协助下列哪种疾病的诊断?
A.肠热症
B.风湿热
C.类风湿关节炎
D.猩红热
E.Q热
10. 能产生SPA的细菌是
A.葡萄球菌
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白喉杆菌
D.百日咳杆菌
E.肉毒梭菌
11. 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毒素是
A. θ毒素
B. 杀白细胞素
C. 细胞毒因子
D. 紫癜形成因子
E. 致热外毒素
12. 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微生物是
A. 钩端螺旋体
B. 衣原体
C. 产气荚膜杆菌
D. 炭疽杆菌
E. 金黄色葡萄球菌
13. 可增强链球菌扩散能力的致病物质是
A. 链球菌DNA酶
B. 红疹毒素
C. M蛋白
D. 多糖抗原
E. 透明质酸荚膜
14. 根据抗原结构可将链球菌分为20群,对人致病的链球菌菌株90%属于
A. A群
B. B群
C. C群
D. D群
E. E群
15. 治疗链球菌感染,应首选
A. 红霉素
B. 链霉素.
C. 青霉素G
D. 克林霉素
E. 灭滴灵
16.能产生LTA的细菌是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肺炎球菌.
C.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D. 脑膜炎双球菌
E. 淋球菌
17.亚急性心内膜炎常见的病原体是
A. 立克次体
B. 衣原体
C. 金黄色葡萄球菌
D.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E.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18. 形成“脐”状菌落的细菌是
A. 炭疽杆菌
B. 大肠杆菌
C. 伤寒沙门菌
D. 肺炎球菌
E. 破伤风杆菌
19.菊糖发酵试验可用来鉴别
A. 炭疽杆菌和枯草杆菌
B. 布氏杆菌和霍乱弧菌
C. 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
D. 百日咳杆菌和流感杆菌
E. 肺炎球菌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20.能产生自溶酶的细菌是
A. 绿脓杆菌
B. 变形杆菌
C. 痢疾杆菌
D. 脑膜炎球菌
21.流行期间,预防儿童受到脑膜炎球菌感染可口服
A. 氯霉素
B. 磺胺药
C. 链霉素
D. 庆大霉素
E. 克林霉素
22.培养脑膜炎球菌常用的培养基是
A. 罗氏培养基
B. 柯氏培养基
C. 巧克力制成的培养基
D. 沙保培养基
E. 巧克力(色)血平板
23.脑膜炎球菌感染可引起
A. 菌血症
B. 败血症
C. 毒血症
D. 脓毒血症
E. 局部感染,菌不入血流
24.关于脑膜炎球菌的感染,错误的
A. 主要经飞沫传染
B. 引起菌血症
C. 6个月内婴儿易感
D. 主要是内毒素致病
E. 感染可用磺胺类药物预防
25.对低温敏感的细菌是
A. 肺炎球菌
B. 伤寒杆菌
C. 破伤风杆菌
D. 脑膜炎球菌
E. 链球菌
26.属于奈氏菌的细菌是
A.肺炎球菌
B.双歧杆菌
C.淋球菌
D.军团菌
E.绿脓杆菌
27.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人是淋球菌唯一宿主
B. 淋球菌为G+菌
C. 淋球菌感染主要经呼吸道传播
D. 淋球菌可产生自溶酶
E. 有毒株无菌毛
28.金黄色葡萄球菌一般不引起:
A. 败血症
B. 毛囊炎
C. 食物中毒
D. 假膜性肠炎
E. 风湿热
29. 下列无芽胞的细菌中,抵抗力最强的是
A.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B. 金黄色葡萄球菌
C. 球菌
D. 肺炎球菌
E. 脑膜炎球菌
30. 肺炎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
A. 透明质酸酶
B. 溶血毒素
C. 普通菌毛
D. 荚膜
E. 外毒素
31.分离培养淋球菌时,下列哪种方法不能采用?
A. 标本要保湿保暖
B. 标本要立即送检
C. 接种于预温的巧克力血平板上
D. 在含5%~10%CO2的环境中培养
E. 厌氧中培养
32.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化脓性感染的特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感染局限
B. 感染易扩散
C. 可引起败血症、脓毒血症
D. 通过多途径感染
E. 脓汁粘稠
B型题
问题 33~35
A. 葡萄球菌
B.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 肺炎球菌
D. 脑膜炎球菌
E.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33.镜检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呈葡萄串状排列
34.镜检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呈双排列
35.镜检为革兰氏阴性双球菌,白细胞内外均可见
问题 36~38
A.血浆凝固酶
B.链激酶
C.自溶酶
D.DNA多聚酶
E.神经氨酸酶
36.致病性葡萄球菌能产生
37.化脓性链球菌能产生
38.脑膜炎球菌能产生
问题 39~42
A.血浆凝固酶
B.透明质酸酶
C.自溶酶
D.耐热核酸酶
E.肠毒素
39.使化脓性感染灶局限
40.使化脓性病灶易扩散
41.导致细菌在短时间内死亡
42.使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食物中毒
问题 43~46
A.M蛋白
B.脂磷壁酸
C.透明质酸酶
D.链球菌溶血素0
E.致热外毒素
43.导致猩红热
44.引起超敏反应性疾病
45.能粘附于宿主细胞
46.促使链球菌扩散
问题 47~49
A. 肺炎球菌
B. 脑膜炎球菌
C. 两者均可
D. 两者均否
47.能产生自溶酶
48.能产生内毒素
49.能形成荚膜
问题50~52
A. 血浆凝固酶
B. 透明质酸酶
C. 两者均可
D. 两者均否
50.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能产生
51.致病性葡萄球菌能产生
52.淋球菌致化脓性炎症时可产生
问题 53~55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 两者均可
D. 两者均否
53.引起皮肤化脓性炎症
54.引起食物中毒
55.可引起风湿热
问题 56~58
A. 血浆凝固酶
B. 耐热核酸酶
C. 两者均可
D. 两者均否
56.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
57.表皮葡萄球菌能产生
58.腐生葡萄球菌能产生
59.常见的致病性球菌有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 丙型链球菌
D. 淋球菌
E. 脑膜炎球菌
60.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起:
A. 化脓性炎症
B. 食物中毒
C. 假膜性肠炎
D. 猩红热
E. 败血症
61.淋球菌可引起:
A. 阴道炎
B. 淋菌性结膜炎
C. 子宫颈炎
D. 梅毒
E. 尿道炎
62.脑膜炎球菌的致病物质有
A. 荚膜
B. 菌毛
C. 外毒素
D. 内毒素
E. 自溶酶
63.奈瑟菌属中对人不致病的细菌是
A. 金黄奈瑟菌
B. 干燥奈瑟菌
C. 淋病奈瑟菌
D. 脑膜炎奈瑟菌
E. 粘膜奈瑟菌
64.关于肺炎球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正常菌群
B. 致病性强的细菌
C. 能形成荚膜的细菌
D. 间质性肺炎的病原体
E. 大叶性肺炎的病原体
65.A群链球菌所引起的疾病有
A. 风湿热
B. 猩红热
C. 急性肾小球肾炎
D. 产褥热
E. 痈
66.链球菌的抗原复杂,但主要抗原有
A. 核蛋白抗原
B. 多糖抗原
C. 蛋白质抗原
D. 荚膜抗原
E. SPA
67.链球菌化脓性病灶脓汁稀薄且易扩散,是因为病原菌产生
A. 血浆凝固酶
B. 透明质酸酶
C. 链激酶
D. 链道酶
E. 溶血毒素
68.葡萄球菌血浆凝固酶的作用有:
A. 促进吞噬
B. 抗吞噬作用
C. 保护细菌
D. 杀灭细菌
E.使化脓病灶局限
69.SPA与IgG结合后的复合物具有:
A. 抗吞噬
B. 促进吞噬
C. 促细胞分裂
D. 损伤血小板
E. 引起超敏反应
70.化脓性球菌的共同特点有
A. 属革兰氏阳性球菌
B. 能引起化脓性炎症
C. 对某些抗生素敏感
D. 均有芽胞
E. 均可引起食物中毒
参考答案
A型题 1.A 2.D 3.C 4.C. 5.C 6.B
7.C 8.B. 9.B 10.A 11.B 12.E
13.A 14.A 15.C 16.C 17.D 18.D
19.E 20.D 21.B 22.E 23.A 24.C
25.D 26.C 27.A 28.E 29.B 30.D
31.E 32.B
B型题 33.A 34.C 35.D 36.A 37.B 38.C
39.A 40.B 41.C 42.E 43.E 44.A
45.B 46.C 47.C 48.B 49.C 50.B 51.A 52.D
53.C 54.A 55.B 56.C 57.D 58.D
X型题 59.ABDE 60.ABCE 61.ABCE
62.ABD 63.ABE 64.ACE
65.ABCDE 66.ABC 67.BCD
68.BCE 69.ACDE 70.BC